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国家级能效“领跑者” 企业名单,红狮集团旗下宜春红狮凭借在节能降碳、绿色转型领域的卓越实践成功入选,成为全国水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为集团践行“双碳” 使命再添亮眼成果。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宜春红狮始终坚持 “推进建筑材料低碳环保” 的使命,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在技术创新、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等方面为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 “红狮方案”。

数智赋能,按下能效提升“加速键”
作为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点实践单位,宜春红狮从建设初期便锚定“智能工厂” 目标,依托集团技术中心的强大研发实力与杭州兰亮科技的专业技术支撑,创新构建 “1+6+N” 智能工厂体系。通过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与生产场景的深度融合,如今从矿山开采的精准控量、原料制备的精细配比,到熟料煅烧的智能调控、水泥粉磨的高效运转,全流程已实现 “生产现场无人值守、过程控制智能响应、生产管理数据驱动”—— 中控室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参数,替代了传统车间里的人工巡检;智能算法自动优化的原料配比,减少了资源浪费的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
数智化的深度渗透,带来了能效的显著跃升:生产线设备有效运转率达100%,自控系统投运率稳定在 95%,2024 年公司吨熟料综合电耗较上年下降 3.05 千瓦时 / 吨,综合煤耗下降 13.98 千克 / 吨,让水泥制造真正搭上了 “低能耗” 的数智化快车。
循环利用,打通源头降碳“新路径”
在降碳实践中,宜春红狮不仅聚焦“节能”,更发力 “减碳”,通过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从源头减少碳排放。2023 年,公司完成 10 万吨 / 年替代燃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攻克替代燃料应用的技术难点,实现从 “废” 到 “能” 的转化。2024 年,仅替代燃料一项便投加 7 万吨,燃料总替代率达 27.14%,相当于年节约标煤 3.8 万吨,用循环经济的思维,为水泥行业 “变废为宝” 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能源革新,筑牢绿色发展“压舱石”
为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宜春红狮同步推进清洁能源布局:9 兆瓦低温余热发电项目、5.99 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相继落地,每年可提供近 5000 万度清洁电力,满足企业 1/3 的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公司构建起 “雨水收集 + 再生水回用” 的节水网络,年节水量超 20 万吨,形成 “分质用水、梯级利用” 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让 “绿色电力 + 循环用水” 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次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既是国家层面对宜春红狮绿色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是对集团长期坚持 “推进建筑材料低碳环保” 使命的高度肯定。未来,集团将以宜春红狮为标杆,进一步推动旗下各子公司深化科技赋能、加速绿色转型,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 “双碳” 目标实现贡献更多红狮力量。
来源:红狮控股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