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行业并购活跃 下半年景气度有望企稳

    水泥行业中期业绩逆势企稳,龙头企业战略并购亦在提速。8月29日,华新水泥宣布完成对尼日利亚拉法基非洲公司(简称“拉法基非洲”)83.81%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7.7386亿美元;与此同时,海螺水泥拟以16.5亿元收购西部水泥在新疆的五家公司及相关资产项目也取得关键进展——已于8月初通过反垄断审查并获得无条件批准。(原文链接

  • “水泥灰”变身“环保绿” 新材料与特种水泥引领行业转型

    在近日举办的“媒体走金隅”调研活动中,采访团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唐山和承德的多家水泥生产工厂,实地探访行业转型新动向。走访中发现,“绿色低碳”“新材料”“特种水泥”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高频词。(原文链接

  • 批量涨停!水泥行业,基本面反转了吗?

    7月21日,A股市场水泥板块个股集体大涨,水泥建材指数涨超8%。华新水泥、青松建化、万年青、冀东水泥、上峰水泥等多只个股涨停。(原文链接

  •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新规将出,将增加哪些投资

    生态环境部将修改现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解决现行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不够细化、缺少达标判定等问题,持续提升行业综合治理水平。(原文链接

  • 水泥上市公司多线突围 2025年行业盈利有望显著改善

    近期,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股份”)、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峰水泥”)等多家水泥上市公司陆续召开业绩说明会,各公司高管围绕公司2024年、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和经营情况等,与投资者展开了深入交流。

        从上述公司业绩说明会释放的信号来看,各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绿色低碳转型等方向谋篇布局,试图在需求下行等多重压力下,寻找突围与转型的新路径。(原文链接

  • 从产品“出海”到技术输出升级 中国水泥行业引国外同行“取经”

    5月中旬,安徽省合肥市迎来近300位外国客商到访。他们来自全球49个国家,此行目的除了进行行业交流,也是为了参观中国的水泥智造生产设备生产线、采购设备。(原文链接

  • 水泥行业效益回升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3.31亿吨,同比下降1.4%,降幅较1月份至2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2.5%。从区域看,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西南、华东、中南地区有所下降。(原文链接

  • 如何让水泥生产更绿色环保?来看全球首套全氧燃烧碳捕集水泥产线

    中国水泥行业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昨天在安徽合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水泥行业产能收缩明显,价格逐渐回升,为今年全行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开局。(原文链接

  • 需求改善+价格回升 水泥行业“暖意”渐浓

    当前,国内水泥行业正经历“阵痛期”。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等多家头部企业2024年年报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大多承压。不过,一大亮点是,这些公司的海外业务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截至当前,中资水泥企业已在海外20多个国家布局熟料生产线,熟料产能近9300万吨。(原文链接

  • 1200家水泥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如何减碳?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根据《方案》,水泥行业的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被纳入管控,而管控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纳入全国碳市场会对水泥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原文链接

  • 水泥业提效还须控产

    坚持“反内卷”、强化行业自律,是水泥行业效益提升的保障。“反内卷”需大型水泥企业有责任担当,带头维护行业生态,既不盲目扩产,也不肆意抢夺市场份额。水泥业强化行业自律,主要抓手是坚持常态化错峰生产。水泥作为传统产业,要提高效益还需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这远比抢夺市场份额重要。(原文链接

  • 归母净利降超六成,华润建材科技管理层称水泥需求缩量要发力市场并控好成本

    3月17日,在华润建材科技(HK01313,股价1.89港元,市值132亿港元)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新任董事会主席景世青预计,2025年水泥需求仍将下行,但降幅有所收窄。基建方面,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升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措施,将有效支撑基建发展。(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