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连续4年利润下滑!海螺水泥上半年净利43.68亿元,同比增长31.34%


8月27日,海螺水泥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收入为412.92亿元,同比下降9.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68亿元,同比上升31.34%;每股盈利0.8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20元。

尽管水泥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但海螺水泥通过提升产品价格、优化成本结构,实现了利润的逆势增长。公司自产品综合毛利率达到28.85%,同比上升5.84个百分点。成本控制方面,燃料及动力成本同比下降13.76%,人工成本上升14.31%,研发费用则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同比下降40.55%。

报告期内,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坚持做强做精主业,深度延伸产业链。水泥主业方面顺利签约新疆尧柏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市场布局。海外项目发展稳步推进,并购西巴布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后有效提升了公司在印尼的市场竞争力,柬埔寨海螺KT水泥(金边)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运营。产业链发展方面,新建、扩建4个骨料(机制砂)项目,并通过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新增8个商品混凝土项目;同时加快推进消费建材业务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建成3个乾混砂浆、瓷砖胶项目,并网平凉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风电项目和昌江海螺华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多个光伏项目,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新型储能项目顺利开工。

报告期内,集团新增熟料产能180万吨(海外),新增水泥产能400万吨,新增骨料产能3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525万立方米、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00兆瓦。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拥有熟料产能2.76亿吨,水泥产能4.07亿吨,骨料产能1.67亿吨,在运行商品混凝土产能5,715万立方米,在运行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45兆瓦。

下半年,集团将紧盯市场建设,巩固成本和管理优势:

一是加强市场供需关系研判,实施“一区一策、一企一策、差别施策”营销策略,贯彻落实“反内卷”政策要求,积极响应行业自律;并积极推动“水泥+”融合销售,通过优化销售服务、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等方式,提升非价格竞争手段优势,打造客户首选品牌。

二是坚持挖潜增效,发挥采购比较优势,统筹利用国内外煤炭资源,持续提升原燃材料直供比例和替代燃料的使用比例。

三是强化生产运营各环节管控,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紧盯关键指标,优化工艺参数,推动生产运营提质增效。

四是推进技术升级改造、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决策机制,持续推动企业平稳有序运行。

投资发展方面,集团将紧盯有效投资,做强核心业务: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紧抓国内水泥行业市场整合的机遇期,从完善主业布局、提升市场控制力角度寻求并购机会,并加速海外发展步伐,积极寻找优质项目载体,提速论证潜在项目发展可行性,力争海外增量项目早日落地。

二是深度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推进在建骨料项目尽早投产见效,加快中心城市的商混产业布局,推动消费建材发展由点到面形成规模。

三是坚持新业态发展规模和质量并重,数字产业将继续攻关技术,为公司数智化转型发挥积极作用,并提升外部市场竞争力;新能源产业聚焦“零(低)碳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深挖内部新能源应用场景,做大绿电规模,努力打造全绿电示范工厂;环保产业聚焦主营业务,探索在中心城市布局非水泥窑处置固危废新市场。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本网转载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业务咨询:1801049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