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高端智能再制造,7月25日,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公示。

其中,多项水泥行业先进技术入选:
一、湿排炉渣立磨粉磨技术及装备
湿排炉渣立磨粉磨系统主要包括喂料系统、粉磨系统、烘干系统、成品收集系统和成品储存系统。其核心设备为天津水泥院自主研发的TRM湿排炉渣立磨。该粉磨系统可以用于粉磨湿排炉渣、粉煤灰、矿渣等大宗固废物料,制得的粉体产品可用于水泥生产中的混合材、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也可作为独立产品进行销售。
二、拜耳法赤泥分质调控生产基体复合材料关键技术
构建了一个赤泥基新材料技术体系方案,赤泥经过物理法分质、调控、分级等手段,生产出系列硅铁粉、硅铝粉、赤泥基干土等新材料,作为不同的替代原料来满足水泥、建材、陶瓷等行业对原料的需求。这样赤泥一步落地成粉,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低成本地打开赤泥利用的通道。
三、粉煤灰提质降碳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
针对不能直接利用的粉煤灰原状粗灰,研发新型干法节能型立式研磨装备,开发粉煤灰提质降碳综合利用关键工艺,并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节能降碳效果显著,制备的物理改性粉煤灰品质提升,用于水泥混凝土可提高粉煤灰掺量,实现粉煤灰高效综合利用。
四、固废资源化利用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
原初科技创新的化学链矿化CCUS技术,模拟自然矿化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₂与含钙固废(如电石渣、钢渣等)高效转化为负碳产品,无三废产生。每矿化1吨CO₂可消耗2~7吨固废,并生产约2.3吨负碳碳酸钙(碳足迹-0.18kgCO₂e/kg)。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为工业固废资源化及大规模固碳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
五、机械装备耐磨部件再制造技术
本技术通过磨损机理分析和再制造评估,利用先进表面增材技术进行加工处理,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制开发的系列再制造堆焊材料形成满足工况使用要求的成分及性能梯度结构,使其尺寸恢复及表面耐磨高硬度功能层强化,实现机械装备耐磨部件恢复性再制造。
六、旧电机永磁化再制造技术
该技术设备是通过利用老旧低效三相异步电机的零部件保持不变,针对原异步电动机转子进行永磁化加工再制造,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修复处理,最终形成新的高效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可用于建材、轻工、矿山、冶金、油田和各类生产流水线等行业和领域的低效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能效升级改造。
七、高精密长寿命齿轮箱绿色再制造技术
以市场老旧在用精密齿轮箱为应用对象,通过传动原理重构、拓扑再规划,对齿轮传动和支撑件展开多维度的精密检测,形成完整的齿轮箱修复方案。通过激光增材修复技术的应用,实现齿轮箱参数深度优化、故障精准修复、性能提升和寿命的延长,已应用于风电、冶金、水泥建材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