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水泥行业“红黑榜”!龙头企业对比鲜明!

9月22日,《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和《中国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排行榜(2022)》发布。

《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由“总量榜”和“强度榜”组成,覆盖100家高碳排放上市公司。这些公司2021年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约51亿吨,比上年度的44.2亿吨增长15.38%,剔除重复计算后,超过当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百家上市公司的排放量门槛,也从去年的619万吨上升至933万吨,增幅50.73%。

碳排放总量榜单中,中国建材、天山股份、海螺水泥、金隅集团、冀东水泥、华润水泥控股、华新水泥进入前30位。而在碳排放强度榜中,前30名全部来自发电和水泥行业。

太难了!水泥行业“红黑榜”!龙头企业对比鲜明!

榜单来源:《财经》杂志&中创碳投联合发布

综合来看,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不仅碳排放总量大,而且营收碳强度高,这意味着减碳任务重,又缺乏经济性,水泥企业的“双碳”之路倍加艰难。

但水泥龙头企业已经在碳减排上大展拳脚,此次发布的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排行榜中,华新、华润表现优秀,中国建材、海螺、金隅等表现良好,体现出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

太难了!水泥行业“红黑榜”!龙头企业对比鲜明!

榜单来源:《财经》杂志&中创碳投联合发布

前不久,工信部表示,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将于近期发布实施。受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水泥行业减碳难度相当大。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下决心转型是水泥企业生存下去的必经之路,当然也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好在目前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都已经开始向碳减排发力。

一、错峰生产常态化,严控“两高”项目上马

相比技术含量高的技改层面,错峰生产是最直接也最快能看到减碳成果的手段。目前持续多年的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已经铺向全国,并且收到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受益于错峰生产政策,减排二氧化碳15.3亿吨、二氧化硫5.34万吨、氮氧化物196万吨、节煤上亿吨,为环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同时缓解了产能过剩压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拓展新能源领域

用风、光、电、生物质等替代原煤燃料,对于我国水泥龙头企业早已不陌生。海螺、红狮、塔牌、上峰、万年青等企业陆续开展布局光伏储能项目,节煤减排效果日益显著。

铜陵枞阳海螺生物质替代燃料项目是国内水泥行业首套生物质替代燃料系统,项目一期正常运行后预计每年可节省原煤约4.9万吨,同时可处理掉秸秆等生物质“废物”约15万吨/年。

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这就是将二氧化碳资源化,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海螺建设的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于2018年成功投运,首开碳捕捉利用实现产业化的先河;中建材集团第一个碳捕集项目中联水泥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绿色减排示范项目今年2月开工;福建龙麟新型干法旋窑CO2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计划2022年12月投入运行;世界首条水泥窑尾气吸碳制砖生产线在华新水泥成功运行,是世界首条利用水泥窑尾烟气生产混凝土制品的生产线,以年产1亿块蒸养砖生产线为例,每年利用2.6万吨二氧化碳,全国推广每年减碳将达到5200万吨。

四、废弃物协同处置

目前水泥行业每年可消纳工业废渣约8亿吨,160余条生产线配套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弃物等装备。伴随水泥窑协同处置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替代原燃料技术等不断成熟,资源综合利用将成为水泥行业新的增长点。

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水泥行业“双碳”变革之年。各大水泥企业的2022工作规划中,都把“双碳”放到了重中之重:

2022年,海螺集团把“双碳”工作提高到关乎企业生死存亡高度,制定碳减排目标值、路线图、时间表。做强创新链,完善三碳研究院机制,打造更多创新联合体。

中建材2022年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做好减碳、固碳、管碳三件事。加快推进“两高”项目治理,加快推进“双碳”行动落实落地,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综合利用。

红狮集团2022年要全面落实“双碳”政策,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光伏+储能、替代燃料等低碳技术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减碳水平。

2022年,华新要继续坚定“绿色低碳”发展不动摇,围绕公司低碳发展及五年倍增规划的节点目标,精准施策,通盘谋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将是水泥行业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未来,水泥市场也必将进行全新的洗牌和调整,水泥企业只有紧跟趋势不断优化,提升技术含量,全力实行节能减排,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16:27
下一篇 2022年9月26日 09:02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