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广西两地都推出了与水泥行业节能环保相关的政策要求:
一、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湖南省地方标准《工业炉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对水泥企业超低排放进行了规定:
湖南省现有水泥企业自2026年1月1日(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企业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表1规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即10、35、50mg/m³。


二、广西工信厅等三部分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要求,到2025年,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达到11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达到88千克标准煤/吨以下。到2030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在水泥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
以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推动数字化矿山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大型回转窑、大型辊压机和大型水泥磨机改造,窑炉的煤洁净气化成套装备、碳酸钙改性活化深加工设备改造,节能环保煅烧窑炉、连续式球磨系统应用,提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推广应用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水泥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低阻旋风预热器、浮法玻璃一窑多线、陶瓷干法制粉等节能降碳装备。
就在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其中“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mg/m³”的规定已经迫在眉睫。
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大户,受生产原料和流程的限制,节能减排始终是水泥厂面临的难题。随着国家近几年能耗双控的收紧和双碳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了技术改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开始技改或者改造不够彻底,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因此,节能降碳技改依然是水泥企业的重点任务。
但面对当下低迷的市场行情,水泥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平衡生存和环保两大重任确实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