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省超低排放改造截止时间临近!水泥企业如何解决污染难题?

问道水泥企业节能减排目标

盘点2022年环境领域的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一定双双上榜,随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等理念的相继提出,各省市以及具体行业均有减碳相关技术指南、政策规范发布,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控碳、减碳等措施也陆续落实到多个领域,为实现“双碳”目标,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需要做出切实贡献,而水泥行业因其产能、产污的特性赫然在列。

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国内共有水泥生产线1685条、熟料产能达18.27亿吨,熟料总产能保持稳定,水泥产能达30.4亿吨,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水泥产量23.8亿吨,水泥熟料产量15.79亿吨,水泥产品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占建材工业能耗的60%左右,占全国总能耗的4.5%左右。按照电热当量计算法,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 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按照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目标,约有5亿吨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需要改造提升。

针对水泥行业面临的碳排放目标,各地区纷纷出台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确定重点改造项目,要求坚持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面发力,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各地区需达成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目标如下:

全国多省超低排放改造截止时间临近!水泥企业如何解决污染难题?

深研水泥企业治理监测流程

水泥行业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目标,需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从治理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提升,环境监控做到全覆盖,真正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系统化管理转变。只有将水泥行业大气污染减排等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水泥企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通过解读各地区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以及多年钢铁行业超低排项目实施经验,智易时代汇总出针对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效果评估、监管的整体思路:源头监管——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监管,过程控制——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工作状态和运行效果实时跟踪,效果管控——产尘点周边和道路附近空气监控。其中监测监控点位布设如下:

TSP:在生产工艺和物料输送环节主要产尘点密闭罩、收尘罩等无组织排放控制设施周边

微站:在燃料、原料储库进出口,熟料生产、水泥粉磨、发运等工序易产尘区域或车间进出口,货运道路路口、长度超过200米的货运道路中部设置监测微站,应布设在产尘区域主导风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区内

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自动监测站:在厂界四周至少设一套优先布设在区域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厂界,监测PM10、温度、湿度、风向和气压,其余厂界可采用颗粒物监测微站代替并定期校准。

监控:在燃料、原料储库进出口,熟料生产各工艺下料口及输送通道、成品装卸点以及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预处理车间顶部和进出口,发运进出口等易产尘区域安装具备自动抓拍扬尘功能的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对作业和扬尘过程进行监控记录。

全国多省超低排放改造截止时间临近!水泥企业如何解决污染难题?

携手水泥企业促进绿色转型

山西某水泥企业依照政策要求,在污染治理设施、工作建设安排的同时,也积极安装监测监控设备,通过联动治理等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浓度限值,智易时代针对企业布局及工序,为企业选定布设74个监测监控点位,并依据应用需求部署搭建一套一体化平台。通过对厂区内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的实时监测,结合厂区主要节点在线监测仪的设置,附以视频监控手段,将各类数据接入管控治一体化平台中,有效掌握并科学分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分布、浓度、变化规律等数据,并依据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科学化的治理,实现污染物源头监控、动态管理、效果实时检验的协同管控过程,为提高水泥企业整体治理效率和降低治理工作管控难度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无组织治理向有组织治理转变的同时,也用数据向民众交出“绿色”答卷。

全国多省超低排放改造截止时间临近!水泥企业如何解决污染难题?

更多无组织排放监管治理

欢迎咨询

王元升  15022393515(微信同号)

王帅  13163015675(微信同号)

郑佳  18920204662(微信同号)

靳照乾 13820872657(微信同号)

罗婷  18812787356(微信同号)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7日 08:04
下一篇 2023年4月27日 17:25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