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2年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本次抽查28个省(区、市)961家企业生产的961批次水泥,发现3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3.3%,较上次抽查下降1.2个百分点。该产品近3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5.5%、4.5%、3.3%。
本次抽查重点对水泥的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安定性、强度、水溶性铬(Ⅵ)、放射性、凝结时间、烧失量、保水率等12个项目进行检验。
不合格项目涉及烧失量、氯离子、水溶性铬(Ⅵ)、安定性等。有19批次产品氯离子项目不合格,其中卫辉市天意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检测值是标准最高限值的18.6倍。经技术机构分析,氯离子项目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企业为激发水泥早期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过多掺加含氯化物高的混合材或外加剂。有8批次产品水溶性铬(Ⅵ)项目不合格。经技术机构分析,水溶性铬(Ⅵ)项目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出厂检验,或者使用了含铬高的工业废渣。
以上抽查主要涉及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河北省、湖南省、广东省等8个省份企业生产的产品,分别抽查检验90批次、77批次、58批次、55批次、54批次、53批次、52批次、51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3.3%、1.3%、1.7%、3.6%、0%、5.7%、1.9%、0%。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有两家企业连续两年抽查不合格,被点名: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