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底线!制售假冒水泥,这家企业被重罚!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血肉”,其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但水泥造假、不合格等问题时有发生,有些企业宁可承担着受罚的风险铤而走险,也要牟取不正当利益。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曝光扬州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伪造出厂水泥化验报告、擅自改变水泥出厂检验方法违法案件。2021年4月23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扬州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成品进行出厂检验时,没有按照获证时执行的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对出厂水泥进行检验,擅自改变水泥出厂检验方法,共伪造5个批次出厂水泥的化验报告,合计14809吨,涉案货值608.73万元,违法所得61.93万元。

6月21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1)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普通硅酸盐水泥;(2)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处以违法产品货值金额90%的罚款5478591.6元;(4)没收违法所得619281.08元。

企业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烧失量原始检验数据篡改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化验结果数据,并编造了2020年11月23日和2021年3月14日出厂水泥化验报告中氯离子含量数据。这种公然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假水泥流向市场,就很有可能造成“豆腐渣”工程,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假水泥,水泥不合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抽查,发现问题、公布问题、依法处理。

没有底线!制售假冒水泥,这家企业被重罚!

2021年12月31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全省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共抽查了50批次的水泥产品,有1批次的水泥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强度。水泥强度不足,直接关系到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容易产生工程安全隐患。本次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将移交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2021年8月27日,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组织抽查水泥产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0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氯离子、水溶性铬(VI)。

2021年5月25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2020年流通领域实体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其中,抽查了40批次水泥产品,1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32.5%。不合格项目涉及强度(28d抗折强度、28d抗压强度)、氯离子等

2021年5月,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该局组织开展了110种2149批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中查出2家企业水泥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氯离子

2021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抽查结果,临清市东关建材门市部销售的“五行山水”检测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1、抗压强度(3d);2、抗折强度(3d);3、烧失量(质量分数)

2021年4月,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查出6批次水泥共26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水溶性铬(VI)

 

2021年3月,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1家企业生产的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指标为烧失量

2021年3月3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水泥不合格5批次,抽检不合格项目为水溶性铬、抗压强度

 

2021年1月,广东佛山市市场监管局通报2批次水泥产品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生产厂技术把关不严,混合材料掺量过多,造成强度低,达不到标称强度等级要求。

//

2021年5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规范水泥市场秩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监管部门要会同相关行业协会探索建立水泥及熟料质量可追溯机制,对水泥及熟料从生产到消费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跟踪、记录水泥及熟料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安全信息,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意见》对规范水泥市场秩序提出具体目标:

没有底线!制售假冒水泥,这家企业被重罚!

2021年,打击一批违法违规建设、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强化对水泥行业全面排查治理。

2023年底前,水泥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治理,假冒伪劣、无证生产、工程检验报告造假、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025年底前,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区间,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明显提升,质量水平和高性能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

水泥企业在原材料质量方面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比如上面提到的抗压抗折强度不合格,原材料方面可能存在熟料产品的强度问题;烧失量高往往是因为水泥中多掺了石灰石;使用未经淡化的海砂含有较高含量的氯离子,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钢筋腐蚀,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急剧下降,有可能引发“海砂屋”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提高水泥质量,绝不是简单的提高水泥强度标号、废除所有32.5等级水泥就可以的。水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守法意识,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对水泥及熟料从生产到消费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跟踪、记录水泥及熟料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安全信息。同时,在生产层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严控质量关,为市场提供合格、高质量的水泥,促进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17:00
下一篇 2022年1月15日 18:33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